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半岛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首家线上健身平台正式冲刺港股IPO

2024-02-27 19:22:4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首家线上健身平台正式冲刺港股IPO近年来,国内线上健身头部平台Keep不断传出要上市的传闻,如今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。日前,Keep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公开招股书,高盛和中金公司则为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。

  招股书显示,Keep的运营主体卡路里科技公司于2014年8月成立。2015年2月,Keep平台上线。得益于线上低成本健身的优势,Keep迅速聚合了一大批忠实用户。

  数据显示,2021年Keep的平均月活跃用户约为3440万。其中,平均约有74.1%的用户在30岁或以下;平均约有52.2%的月活跃用户来自一线、新一线和二线城市。

  招股书显示,IPO前,Keep创始人兼CEO王宁持股18.61%,联合创始人彭唯、刘冬、文春鹏分别持股2.26%半岛、1.18%、1.16%。作为最大的机构投资方,GGV纪源资本持股16.14%;软银紧随其后,持股10.39%;其他投资者持股50.25%。

  作为线上运动健身平台,Keep是如何进行商业变现的?记者统计发现,其盈利构成主要有三个部分,分别是广告、会员付费和智能健身产品。

  招股书显示,Keep作为一个健身平台,主要业务包括线上健身付费课程、会员服务;智能健身设备销售,如跑步机、手环、单车等;配套运动产品,如服饰、食品等。

  其中,线上健身内容还是Keep主要的营收方式,其付费会员率在持续的运作下,由2020年的6.4%提升至2021年的9.5%,2021年月度付费用户最高达43万人。截至2021年,Keep App仅会员订阅以及线上付费内容营收就已达到3.8亿元,同比增长32.8%,客单价在29元至648元不等。此外,月付25元的会员费也是其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。

  另外,智能健身设备以及配套运动产品也是近几年Keep着力推进的业务,目前合计营收占比超55%。招股书显示,Keep自有品牌产品2019年至2021年三季度,累计营收分别为3.96亿元、6.36亿元、6.38亿元,业绩同比增速超50%。

  在Keep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中,持续投入研发新的智能健身设备、加强自由品牌生产和创新、开发人工智能加强用户与平台的互动性,成为首先被提及的部分。

  据悉,近两年为了生存和发展,Keep更是大力转型电商卖货、研发智能健身设备乃至研究AI技术。不过在业内看来,Keep面临的挑战也更大,不仅要面对来自线下健身房的新模式冲击,也要面临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的免费健身内容冲击,同时还要应对来自更成熟电商和商品的流量争夺战。

  招股书显示,Keep营收始终保持稳步上升态势,但却仍处亏损状态。Keep在2019年、2020年营收分别为6.63亿元、11.07亿元,年增长66.9%;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1.59亿元,同比增长41.3%。同期,Keep分别亏损3.66亿元、1.06亿元和6.95亿元。

  为了留住老用户、吸引新用户,Keep在营销上下足了血本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19年夏季,Keep进行了超4000万元的流量推广投放,由此估算全年投放成本不下2亿元。同时Keep还邀请了当红明星为品牌和产品代言,增加曝光、带动销量。

  而在2021年,Keep在销售和营销上的投入更达8.18亿元。截至2021年三季度,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总收入比重达70.6%,而此前的2020年和2019年分别为27.3%和44.6%。

  对此,keep方面的解释为:“我们优先考虑战略路径的指定和商业模式的优化,而非立即实现收支平衡。我们正在有效地为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铺路。”在业内人士看来,如何将用户更长时间地留在自己的平台上,是一个不小的考验。“功能多的背后更考验的是供应链能力,不论是人,还是货。”健身行业分析师靳夜思向记者表示。

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,Keep是一家多元化布局的运动健身品牌,涉及业务包括智能硬件、内容付费、会员、线下健身房等。多元化的布局也导致Keep面临多方的竞争:在线上,有咕咚、爱动健身、怦怦健身、野小兽等;在线下,有乐刻和超级猩猩、光猪圈等;在智能健身硬件领域,面临苹果、华为、小米等硬件巨头的竞争。另一方面,fiture、yupp等创新型智能健身品牌的出现也给Keep带来不小的竞争压力。

  对于该行业,不少投资机构也表示,看好国内健身市场潜力。由于目前市面上健身App同质化严重,大家更愿意关注头部玩家。App需要更多附加值、更为有效的客户定制化方案、更具自身特色,这才是长久之计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href=""

搜索